3.2.1 安装环境

为了充分发挥变频器的性能,长期保持其功能,安装环境非常重要。

环境

条件

安装场所

室内

环境温度

-10℃~+50℃ ,空气温度变化小于0.5℃/分。

当环境温度超过40℃后,请按照1℃降额1%的比例降额。

不建议在50℃(空载运行)以上的环境中使用变频器。

为了提高机器的可靠性,请在温度不会急剧变化的场所使用变频器。

在控制柜等封闭空间内使用时,请使用冷却风扇或冷却空调进行冷却,以避免内部温度超过条件温度。

温度过低时,在长时间断电后再上电运行,需增加外部加热装置,消除内部冻结现象,否则容易导致机器损坏。

湿度

空气的相对湿度小于90%;

不允许凝露。

存储温度

-40℃~+70℃,空气温度变化小于1℃/分。

运行环境条件

请将变频器安装在如下场所:

远离电磁辐射源的场所;

无油雾、腐蚀性气体、易燃性气体等场所;

金属粉末、尘埃、油、水等异物不会进入变频器内部的场所(请不要把变频器安装在木材等易燃物上面);

无放射性物质、易燃物质场所;

无有害气体及液体的场所;

盐份少的场所;

无阳光直射的场所。

海拔高度

当海拔高度超过1000m且不超过3000m,请按照每升高100m降额1%的比例降额;

当海拔高度超过2000m,请在变频器输入端配置隔离变压器;

当海拔高度超过3000m且不超过5000m,请向我司进行技术咨询,不建议超过5000m海拔高度使用。

振动

最大振幅不超过5.8m/s2(0.6g)

安装方向

为了不使变频器的散热效果降低,请垂直安装

注意:应根据外壳防护等级安装在清洁的通风环境中;冷却空气必须清洁,并且无腐蚀性气体和导电性粉尘。

3.2.2 安装方向

变频器可以安装在墙上或者一个柜体中。

变频器必须安装在垂直方向上,请按照下面的要求对安装位置进行检查。关于外形尺寸的详细信息,请参见附录部分的变频器尺寸图。

3.2.3 安装方式

Goodrive18系列二合一变频器支持壁挂式安装

image.png

图 3.1安装方式

(1)标记安装孔的位置。有关安装孔的位置,请参见附录部分的变频器尺寸图。

(2)将螺钉或者螺栓固定到标记的位置上。

(3)将变频器靠在墙上。

(4)拧紧墙上的紧固螺钉标准接线。

3.2.4 主回路接线图

image.png

图 3.2主回路接线图

注意:熔断器、输入电抗器、输入滤波器、输出电抗器、输出滤波器均为选配件,详情请参见附录C“外围选配件”。

3.2.5 主回路端子示意图

image.png

图 3.3主回路端子示意图

端子标识

端子功能描述

R、S、T

三相交流输入端子,与电网连接

U1、V1、W1

第一路三相交流输出端子,一般接电机。

U2、V2、W2

第二路三相交流输出端子,一般接电机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image.png


安全保护接地端子,每台机器必须接地

注意:

1、 禁止使用不对称电机电缆。如果电机电缆中除了导电的屏蔽层之外,还有一根对称接地导体,那么请将接地导体在变频器端和电机端接地。

2、 将电机电缆、输入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分开走线。

3.2.6 主回路端子接线过程

1、 将输入动力电缆的接地线与变频器的接地端子(PE)直接相连,将三相输入电缆连接到端子R、S和T,并紧固。

2、 将电机电缆的接地线连接到变频器的接地端子,将电机三相电缆连接到端子U1/U2、V1/V2和W1/W2,并紧固。

3、 如条件允许,在变频器外部将所有电缆进行机械固定。

3.2.7 控制回路接线图

image.png

图 3.4控制回路接线图

3.2.8 控制端子示意图

image.png

图 3.5控制回路端子示意图

分类

端子标识

默认分配

端子功能说明

技术规格

通讯

485+

共用

485通讯

485通讯端子,采用MODBUS协议。

485-

数字输入输出

S1

逆变#1

数字量输入

1、内部阻抗:3.3kΩ。

2、可接受12~30V电压输入。

3、该端子为双向输入端子。

4、最大输入频率:1kHz。

S2

S3

S4

S5

逆变#2

S6

S7

S8

PW  

共用

开关量工作电源

由外部向内部提供输入开关量工作电源,电源范围:12~30V。

COM


开路集电极输出的公共端子。

24V电源

+24V

共用

24V电源

向外提供24V±10%电源,最大输出电流200mA。

一般作为开关量输入输出工作电源或外接传感器电源。

COM

模拟输入输出

+10V

共用

向外提供10V基准电源

10V基准电源,最大输出电流50mA。

一般作为外接电位器调节电源,电位器电阻5kΩ以上。

AI2

逆变#1

模拟量输入

1、输入范围:AI2电压电流可选0~10V,0~20mA;AI3:-10V~+10V电压。

2、输入阻抗:电压输入时20kΩ,电流输入时500Ω。

3、AI2电压或电流输入由功能码P05.49设定。

4、分辨率:在10V对应50Hz时,AI2/AI3最小分辨率10mV/20mV。

AI3

逆变#2

GND  

共用

模拟量参考地

模拟量的参考地。

AO1

逆变#1

模拟量输出

1、输出范围:0~10V电压或0~20mA电流。

2、电压或电流输出由拨码开关设定。

3、满量程时误差±1%,25℃。

AO2

逆变#2

继电器输出

RO1A

逆变#1

继电器1常开触点

RO1继电器输出,RO1A常开,RO1B常闭,RO1C公共端。

RO2继电器输出,RO2A常开,RO2B常闭,RO2C公共端。

触点容量:3A/AC250V。

RO1B

继电器1常闭触点

RO1C

继电器1公共触点

RO2A

逆变#2

继电器2常开触点

RO2B

继电器2常闭触点

RO2C

继电器2公共触点

3.2.9 输入/输出信号连接图

请利用跳线设定NPN模式/PNP模式以及内部/外部电源的选择,出厂时设定为NPN内部模式。

用户外部接线推荐使用22AWG线径。

image.png

图 3.6跳线短接位置示意图

当输入信号来自NPN晶体管时,请根据使用的电源,如图所示设定跳线。

image.png

图 3.7 NPN模式示意图

当输入信号来自PNP晶体管时,请根据使用的电源,如图所示设定跳线。

image.png

图 3.8 PNP模式示意图


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