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障代码 | 故障类型 | 可能的故障原因 | 对策 |
OUt1 | 逆变单元U相保护 | 逆变侧加速加速太快; 该相IGBT内部损坏; 驱动板电源欠压; 干扰引起误动作; 驱动线连接不良; 是否对地短路 | 增大加速时间; 更换功率单元; 更换硬件,需求维修服务; 请检查驱动线; 检查外围设备是否有强干扰源 |
OUt2 | 逆变单元V相保护 | ||
OUt3 | 逆变单元W相保护 | ||
COUt1 | 整流单元R相保护 | ||
COUt2 | 整流单元S相保护 | ||
COUt3 | 整流单元T相保护 | ||
OV1 | 加速过电压 | 输入电压异常; 存在较大能量回馈 | 检查输入电源; 检查负载减速时间是否过短,或者存在电机旋转中启动的现象,或者需增加能耗制动组件; |
OV2 | 减速过电压 | ||
OV3 | 恒速过电压 | ||
OC1 | 加速运行过电流 | 加减速太快; 驱动电源欠压; 电网电压偏低; 变频器功率偏小; 负载突变或者异常; 对地短路,输出缺相; 外部存在强干扰源 | 增大加减速时间; 检查电路,排除故障; 检查输入电源; 选用功率大一档的变频器; 检查负载是否存在短路(对地短路或者线间短路)或者堵转现象; 检查输出配线; 检查是否存在强干扰现象 |
OC2 | 减速运行过电流 | ||
OC3 | 恒速运行过电流 | ||
OC | 整流器过流 | ||
UV | 母线欠压 | 电网电压偏低 | 检查电网输入电源 |
OL1 | 电机过载 | 电网电压过低; 电机额定电流设置不正确; 电机堵转或负载突变过大 | 检查电网电压; 重新设置电机额定电流; 检查负载,调节转矩提升量 |
OL2 | 变频器过载 | 加速太快; 对旋转中的电机实施再启动; 电网电压过低; 负载过大; 大马拉小车 | 增大加速时间; 避免停机再启动; 检查电网电压; 选择功率更大的变频器; 选择合适的电机 |
SPI | 输入侧缺相 | 输入R,S,T有缺相或者波动大 | 检查输入电源; 检查安装配线 |
SPO | 输出侧缺相 | U,V,W缺相输出(或负载三相严重不对称) | 检查输出配线; 检查电机及电缆 |
OH1 | 整流模块过热 | 散热系统损坏; 环境温度过高; 长时间过载运行 | 修复散热系统; 降低环境温度; 适当减小负载 |
OH2 | 逆变模块过热故障 | ||
EF | 外部故障 | SI外部故障输入端子动作; | 检查外部设备输入; |
CE | 485通讯故障 | 波特率设置不当; 通讯线路故障; 通讯地址错误; 通讯受到强干扰 | 设置合适的波特率; 检查通讯接口配线; 设置正确通讯地址; 更换或更改配线,提高抗扰性 |
ItE | 电流检测故障 | 控制板连接器接触不良; 霍尔器件损坏; 放大电路异常 | 检查连接器,重新插线; 更换霍尔; 更换主控板 |
tE | 电机自学习故障 | 电机容量与变频器容量不匹配; 电机参数设置不当; 自学习出的参数与标准参数偏差过大; 自学习超时 | 更换变频器型号; 正确设置电机类型和铭牌参数; 使电机空载,重新辩识; 检查电机接线,参数设置; 检查上限频率是否大于额定频率的2/3 |
EEP | EEPROM操作故障 | 控制参数的读写发生错误; EEPROM损坏 | 按STOP/RST复位; 更换主控板 |
PIDE | PID反馈断线故障 | PID反馈断线; PID反馈源消失 | 检查PID反馈信号线; 检查PID反馈源 |
bCE | 制动单元故障 | 制动线路故障或制动管损坏; 外接制动电阻阻值偏小 | 检查制动单元,更换新制动管; 增大制动电阻 |
END | 运行时间到达 | 变频器实际运行时间大于内部设定运行时间 | 寻求供应商,调节设定运行时间 |
OL3 | 电子过载故障 | 变频器按照设定值进行过载预警 | 检测负载和过载预警点 |
PCE | 键盘通讯错误 | 键盘线接触不良或断线; 键盘线太长,受到强干扰; 键盘或主板通讯部分电路故障 | 检查键盘线,确认故障是否存在; 检查环境,排除干扰源; 更换硬件,需求维修服务 |
UPE | 参数上传错误 | 键盘线接触不良或断线; 键盘线太长,受到强干扰; 键盘或主板通讯部分电路故障 | 检查环境,排除干扰源; 更换硬件,需求维修服务; 更换硬件,需求维修服务 |
DNE | 参数下载错误 | 键盘线接触不良或断线; 键盘线太长,受到强干扰; 键盘中存储数据错误 | 检查环境,排除干扰源; 更换硬件,需求维修服务; 重新备份键盘中数据 |
E-DP | PROFIBUS通讯故障 | 通讯地址不对匹配电阻未拨好主站GSD文件未设置好; 周边干扰过大 | 检查相关设置; 检查周边环境,排除干扰影响 |
E-NET | 以太网通讯故障 | 以太网地址设置不当; 以太网通讯方式选择不当; 周边干扰过大 | 检查相关设置; 检查通讯方式选择; 检查周边环境,排除干扰影响 |
E-CAN | CANopen通讯故障 | 线路接触不良匹配电阻未拔通讯波特率不等; 周边干扰过大; | 检查线路:拔下匹配电阻; 设置相同的波特率; 检查周边环境,排除干扰影响; |
ETH1 | 对地短路故障1 | 变频器输出与地短接; 电流检测电路出故障 | 检查电机接线是否正常; 更换霍尔; 更换主控板 |
ETH2 | 对地短路故障2 | 变频器输出与地短接; 电流检测电路出故障 | 检查电机接线是否正常; 更换霍尔; 更换主控板 |
dEu | 速度偏差故障 | 负载过重或者被堵转 | 检查负载,确认负载正常,增加检出时间; 检查控制参数是否合适 |
STo | 失调故障 | 同步电机控制参数设置不当; 自学习参数不准; 变频器未接电机 | 检查负载,确认负载正常; 检查控制参数是否设置正确; 增加失调检出时间 |
Luu | 输入电源欠压 | 输入电源欠压; 相位检测线连接异常; | 调整输入电源电压。 检查相位检测线是否连接正确。 |
LL | 电子欠载故障 | 变频器按照设定值进行欠载预警 | 检测负载和欠载预警点 |
ENC1O | 编码器断线故障 | 闭环矢量控制,编码器信号线断 编码器损坏 | 检查编码器接线,重接线路 检查编码器有无输出 |
ENC1D | 编码器反向故障 | 闭环矢量控制,编码器没有接或编码器损坏或变频器接线错误 | 检查编码器接线,调整接线 |
ENC1Z | 编码器Z脉冲断线故障 | 闭环矢量控制,编码器Z脉冲信号线断 编码器损坏 | 检查编码器接线,重接线路 检查编码器有无输出 |
Ot | 电机过温故障 | 电机长时间过载运行或其存在异常 温度检测电阻异常 电机过温保护垫设置不当 | 检测电机,并维护 检测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 重新设置电机过温保护点 |
SCE | 可控硅故障 | 可控硅损坏 可控硅驱动板损坏 可控硅驱动线接反 | 更换可控硅和驱动板 更改驱动线 |
SdEu | 从机速度偏差故障 | 主从控制时,负载过重或堵转 | 检查从机负载,确认负载是否正常,增加检出时间;检查从机控制参数是否合适。 |
E-nC | 主从通讯断线故障 | 主从控制时,主机或从机无法收到通讯信号。 | 检查CAN通讯线是否连接正常,确认主从通讯设置是否正确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