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过键盘可对变频器进行各种操作,包括进入/退出各级菜单、参数选择、参数设置、修改列表及参数添加到列表等。
键盘进入和退出监视菜单和显示层次的操作关系:
图 5–8进入/退出各级菜单示意图1
键盘进入和退出系统菜单和显示层次的操作关系:
图 5–9进入/退出各级菜单示意图2
键盘菜单设置如下表所示:
一级 | 二级 | 三级 | 四级 |
常用参数设置 | / | / | P00.10:键盘设定频率 |
P00.00:速度控制模式 | |||
Pxx.xx :常用参数设置xx | |||
参数设置 | 功能码快速设置 | / | Pxx.xx |
基本参数组设置 | P00:基本功能组 | P00.xx | |
P07:人机界面组 | P07.xx | ||
P08:增强功能组 | P08.xx | ||
P11:保护参数组 | P11.xx | ||
P14:串行通讯功能组 | P14.xx | ||
P99:厂家功能组 | P99.xx | ||
电机参数组设置 | P02:电机1参数组 | P02.xx | |
P12:电机2参数组 | P12.xx | ||
P20:电机1编码器组 | P20.xx | ||
P24:电机2编码器组 | P24.xx | ||
控制参数组设置 | P01:起停控制组 | P01.xx | |
P03:电机1矢量控制组 | P03.xx | ||
P04:V/F控制组 | P04.xx | ||
P09:PID控制组 | P09.xx | ||
P10:简易PLC及多段速控制组 | P10.xx | ||
P13:同步电机控制参数组 | P13.xx | ||
P21:位置控制组 | P21.xx | ||
P22:主轴定位组 | P22.xx | ||
P23:电机2矢量控制组 | P23.xx | ||
端子功能组设置 | P05:输入端子组 | P05.xx | |
P06:输出端子组 | P06.xx | ||
P98:AIAO校正功能组 | P98.xx | ||
选配卡功能组设置 | P15:通讯扩展卡1功能组 | P15.xx | |
P16:通讯扩展卡2功能组 | P16.xx | ||
P25:扩展I/O卡输入功能组 | P25.xx | ||
P26:扩展I/O卡输出功能组 | P26.xx | ||
P27:PLC可编程卡功能组 | P27.xx | ||
P28:主从功能组 | P28.xx | ||
厂家自定义控制功能组设置 | P90:自定义功能组1 | P90.xx | |
P91:自定义功能组2 | P91.xx | ||
P92:自定义功能组3 | P92.xx | ||
P93:自定义功能组4 | P93.xx | ||
状态监控/故障记录 | 状态监控 | P07:人机界面组 | P07.xx |
P17:状态查看功能组 | P17.xx | ||
P18:闭环矢量状态查看功能组 | P18.xx | ||
P19:扩展卡状态查看功能组 | P19.xx | ||
故障记录 | / | P07.27:最近故障类型 | |
P07.28:前1次故障类型 | |||
P07.29:前2次故障类型 | |||
P07.30:前3次故障类型 | |||
P07.31:前4次故障类型 | |||
P07.32:前5次故障类型 | |||
故障状态 | / | P07.33最近故障运行频率 | |
P07.34最近故障斜坡频率 | |||
P07.xx前xx次故障xx状态 | |||
清除故障档案 | / | 确认清楚故障档案? | |
已更改参数 | / | Pxx.xx已更改参数1 | |
Pxx.xx已更改参数2 | |||
Pxx.xx已更改参数xx | |||
电机参数自学习 | / | / | 完整参数旋转自学习 |
完整参数静止自学习 | |||
部分参数静止自学习 | |||
参数备份/恢复出厂值 | / | 操作存储区域1:BACKUP01 | 本机功能参数上传到键盘 |
键盘完整功能参数下载 | |||
键盘非电机组功能参数下载 | |||
键盘电机组功能参数下载 | |||
操作存储区域2:BACKUP02 | |||
操作存储区域3:BACKUP03 | |||
功能参数恢复出厂值 | 确认功能参数恢复出厂值? | ||
系统设置 | / | / | 语言选择 |
时间/日期 | |||
背光亮度调节 | |||
背光时间调节 | |||
上电引导使能 | |||
上电引导设置 | |||
键盘烧录选择 | |||
故障时间使能 | |||
控制板烧录选择 |
停机状态下显示的参数列表中的监控条目可由客户自定义添加(在状态查看组功能码的菜单中添加),列表也可由客户编辑,编辑功能包括“上移”、“下移”和“从列表删除”。编辑功能如下图界面所示:
图 5–10列表编辑示意图1
按“编辑”键进入编辑界面,选择需要的操作,按“选择”键
、“右移”键
或“回车”键
均可确认编辑操作并返回上一级菜单(参数列表),返回的列表已是编辑完成后的参数列表。在编辑界面未选择编辑操作而按“返回”键
或者“左移”键
取消编辑并返回上一级菜单(参数列表未更改)。
注意:对于列表表头的参数对象,继续按“上移”该对象还是在表头,对于列表表尾的参数对象,继续按“下移”该对象还是在表尾;“删除”某条参数后,列表下面的参数对象全部自动上移。
运行状态下显示的参数列表中的监控条目可由客户自定义添加(在状态查看组功能码的菜单中添加),列表也可由客户编辑,编辑功能包括“上移”、“下移”和“从列表删除”。编辑功能如下图界面所示:
图 5–11列表编辑示意图2
常用参数设置的参数列表需要由客户自定义增删或调整位置,包括删除、上移、下移;新增功能在功能码组的具体某个功能码内设置。编辑功能如下图界面所示:
图 5–12列表编辑示意图3
在“状态监控”菜单的四级菜单中,列表中的参数可以由客户自定义添加到“停机状态显示参数”列表或者“运行状态显示参数”列表中,如下界面所示:
图 5–13添加参数示意图1
按“添加”键进入添加界面,选择需要的操作,按“选择”键
、“右移”键
或“回车”键
均可确认添加操作,若原“停机状态显示参数”列表或者“运行状态显示参数”列表中没有此参数,则添加的参数在“停机状态显示参数”列表或者“运行状态显示参数”列表中的位置为表尾;若原“停机状态显示参数”列表或者“运行状态显示参数”列表中已有此参数,则列表不再添加此参数。在“添加”界面未选择添加操作而按“返回”键
或者“左移”键
取消添加并返回监控参数列表菜单。
P07组人机界面组有部分监控参数可添加到“停机状态显示参数”列表或者“运行状态显示参数” 列表;P17组状态查看功能组、P18组闭环控制状态查看功能组及P19组扩展卡状态查看功能组的所有参数均可添加到“停机状态显示参数”列表或者“运行状态显示参数”列表。
“停机状态显示参数”列表最多可添加16个监控参数;“运行状态显示参数”列表最多可添加32个监控参数。
在“参数设置”菜单的四级菜单中,列表中的参数可以由客户自定义添加到“常用参数设置”列表中,如下界面所示。
图 5–14添加参数示意图2
按“添加”键进入添加界面,按“确定”键
、“右移”键
或“回车”键
均可确认添加操作,若原“常用参数设置”列表中没有此参数,则添加的参数在“常用参数设置”列表中的位置为表尾;若原“常用参数设置”列表中已有此参数,则列表不再添加此参数。在“添加”界面未选择添加操作而按“返回”键
或者“左移”键
取消添加并返回参数设置列表菜单。
参数设置子菜单下的功能码组均可添加到“常用参数设置”列表。“常用参数设置”列表最多可添加64个功能码参数。
在“参数设置”菜单的四级菜单中,按“选择”键、“右移”键
或“回车”键
均可进入参数选择编辑界面,进入编辑界面后,当前值反向显示。按“上”键
、“下”键
对该参数当前值进行编辑,当前值对应的参数项自动反向显示。参数选择编辑完成后按“确定”键
或“回车”键
,选择的参数将自动保存,并自动返回上一级菜单。在参数选择编辑界面中按“返回”键
,则该参数不做任何更改,并返回上一级菜单。
图 5–15参数选择编辑界面示意图
在参数选择编辑界面中,右上角的“权限”表示该功能码的可编辑权限:
“√”:表示该参数的设定值在变频器处于当前状态下可更改。
“×”:表示该参数的设定值在变频器处于当前状态下不可更改。
“当前值”指该参数当前选择项的值。
“缺省值”指该参数出厂设置的值。
在“参数设置”菜单的四级菜单中,按按“选择”键、“右移”键
或“回车”键
均可进入参数设定编辑界面,进入编辑界面后,参数从低位到高位开始设置,当设置某一位时,该位参数反向显示。按“上”键
、“下”键
对该位参数进行递增或递减操作(如果参数值超过最大值或最小值,则键盘自动限定不能继续递增或递减);按“左移”键
或者“右移”键
移位当前编辑位。参数设置完成后按“确定”键
或“回车”键
,设置的参数将自动保存,并自动返回上一级菜单。在参数设定编辑界面中按“返回”键
,则该参数不做任何更改,并返回上一级菜单。
图 5–16参数设定编辑界面示意图
在参数选择编辑界面中,右上角的“权限”表示该功能码的可编辑权限:
“√”:表示该参数的设定值在变频器处于当前状态下可更改。
“×”:表示该参数的设定值在变频器处于当前状态下不可更改。
“当前值”指该参数上一次保存的值。
“缺省值”指该参数出厂设置的值。
在“状态监控/故障记录”菜单的四级菜单中,按“选择”键、“右移”键
或“回车”键
均可进入状态监控界面,进入状态监控界面后,该参数的当前值实时显示,该数值是变频器实际检测记录值,不能更改。在状态监控界面中按“返回”键
或“确定”键
返回上一级菜单。
图 5–17状态监控界面示意图
在“电机参数自学习”菜单中,按“选择”键、“右移”键
或“回车”键
均可进入电机参数自学习选择界面,进入电机参数自学习之前必须正确设置电机铭牌参数,进入电机参数自学习选择界面后,选择电机自学习类型,进行电机参数自学习。在电机参数自学习选择界面中按“返回”键
或“左移”键
返回上一级菜单。
图 5–18参数自学习操作示意图
选择电机自学习类型后,进入电机参数自学习界面,按RUN键开始电机参数自学习过程,自学习过程完毕后会提示自学习成功,然后返回停机主界面显示。自学习过程中可以按STOP/RST键可终止自学习过程;如果自学习过程中出现故障,则键盘会弹出故障界面。
图 5–19参数自学习结束示意图
在“参数备份”菜单中,按“选择”键、“右移”键
或“回车”键
均可进入功能参数拷贝设置界面和功能参数恢复设置界面,可进行变频器参数上传和下载、变频器参数恢复出厂值。键盘开辟了3个不同的存储区域用于参数拷贝,每个存储区域可存储1台变频器参数,共可存储3台不同的变频器参数。
图 5–20参数备份操作示意图
在“系统设置”菜单中,按“选择”键、“右移”键
或“回车”键
均可进入系统设置界面,可对键盘的语言类型、时间/日期、背光亮度、背光时间及参数恢复进行设置。注:出厂不带时钟用电池,键盘断电再重新上电后时间/日期需要重新设置。如需要断电记忆时间,请自行采购时钟电池。
图 5–21系统设置示意图
键盘支持上电引导功能,主要针对首次上电情况,引导用户进入设置菜单,逐步实现基础参数设置、方向判断、模式设置和自学习等启动基础功能。上电引导使能菜单,引导用户是否使能每次上电进入引导。上电引导设置菜单,按功能逐步引导用户设置。
上电引导如下表所示:
一级 | 二级 | 三级 | 四级 | ||||
语言选择Language | 0:简体中文 | 上电引导使能 | 0:每次上电 | 是否进入 上电引导设置? | 0:是 | 是否测试电机旋转方向? | 是 |
1:English | 1:仅此一次 | 1:否 | 否 | ||||
P00.06 A频率指令选择 | 0:键盘数字设定 | 先按JOG键,目前为正转,是否与期望一致? | 是 | ||||
1:模拟量AI1设定 | 否 | ||||||
2:模拟量AI2设定 | P02.00 电机1类型 | 0:异步电机 | |||||
3:模拟量AI3设定 | 1:同步电机 | ||||||
4:高速脉冲HDIA设定 | P02.01 异步电机1额定功率 | ||||||
5:简易PLC程序设定 | P02.02 异步电机1额定频率 | ||||||
6:多段速运行设定 | P02.03 异步电机1额定转速 | ||||||
7:PID控制设定 | P02.04 异步电机1额定电压 | ||||||
8:Modbus通讯设定 | P02.05 异步电机1额定电流 | ||||||
9:PROFIBUS/CANopen/DeviceNet通讯设定 | P02.15 同步电机1额定功率 | ||||||
10:以太网通讯设定 | P02.16 同步电机1额定频率 | ||||||
11:高速脉冲HDIB设定 | P02.17 同步电机1极对数 | ||||||
12:脉冲串AB设定 | P02.18 同步电机1额定电压 | ||||||
13:EtherCAT/PROFITNET通讯设定 | P02.19 同步电机1额定电流 | ||||||
14:PLC可编程卡设定 | 是否进行自学习? | 是 | |||||
15:预留 | 否 | ||||||
P00.01 运行指令通道 | 0:键盘运行指令通道 | 电机参数自学习界面 | |||||
1:端子运行指令通道 | |||||||
2:通讯运行指令通道 | |||||||
P00.02 通讯运行指令通道选择 | 0:Modbus通讯通道 | ||||||
1:PROFIBUS通讯通道/CANopen通讯通道/DeviceNet通讯通道 | |||||||
2:以太网通讯通道 | |||||||
3:EtherCAT通讯通道/PROFITNET通讯通道 | |||||||
4:可编程扩展卡通信通道 | |||||||
5:无线通信卡通道 | |||||||
P08.37 能耗制动使能 | 0:能耗制动禁止 | ||||||
1:能耗制动使能 | |||||||
P00.00 速度控制模式 | 0:无PG矢量控制模式0 | ||||||
1:无PG矢量控制模式1 | |||||||
2:VF控制 | |||||||
3:闭环矢量控制模式 | |||||||
P01.08 停机方式选择 | 0:减速停车 | ||||||
1:自由停车 | |||||||
P00.11 加速时间1 | |||||||
P00.12 减速时间1 |